共青团武汉传媒学院委员会网讯(通讯员:张烈桥)2025年4月28日,为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丰富新时代思政教育实践路径,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了第三期“思政领航,青春逐光”系列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主题为“云岭咖香,中国味道——云南咖啡何以代表中国”,为参与师生打造了一场集咖啡香韵与思政智慧于一体的沉浸式思政体验盛宴。武汉传媒学院学工处副处长曹灵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书记李玉林、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老师杨民元、祝庆、钱利文、杨竹茹、杨梅小雪、耿成、辅导员陈可冉、纪敏、陈睿、王欢及学生代表参加。
课程伊始,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杨民元作为主讲人,深入剖析云南咖啡背后蕴含的丰富内涵。同学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戴蓉同学提到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如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降水,为咖啡种植提供了优越环境,使其成为咖啡生长的乐土。侯文卿同学将目光聚焦于咖啡烘焙工艺,详细阐述浅烘、中烘和深烘咖啡在口感上的差异。张烈桥同学围绕云南咖啡品牌建设发表见解,认为要打造国际知名品牌,需从提升咖啡品质、加强品牌宣传和拓展销售渠道三方面发力。

杨老师在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后总结道:“从种植加工到品牌塑造,云南咖啡凝结着广大咖农及相关从业者的智慧结晶。这不仅是饮品,更是铭刻独特地域基因的文化符号,流淌着鲜活的民族风情。我们要深挖其文化内核,构建完整的叙事体系,让承载云岭基因的咖啡香飘世界。”

理论探讨结束后,便开启了大家最期待的手磨云南咖啡体验活动。在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亲自上阵,踊跃感受手磨咖啡的独特魅力。从研磨咖啡豆的力度控制,到观察咖啡粉的粗细程度,让大家全神贯注、沉浸其中。随着咖啡香气的四溢,同学们不仅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香浓咖啡,更在实践中深切感受到了云南咖啡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深刻领悟到了“云岭咖香,中国味道”的真正内涵。

此次微课工坊活动使学生们对云南咖啡产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形成全新认知,深刻体会到咖啡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项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新思路,更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育了青年一代的担当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产业文化协同发展探索出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