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UCers:关于申报第八期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5-03-26来源:

共青团武汉传媒学院委员会网讯(通讯员:刘佳翊)为更好地推进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资助育人的新途径、新载体,学校决定开展第八期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申报立项工作,请各学院通知学生积极参与。现将相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原则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2.坚持“资助”和“育人”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3.2025年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将参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竞赛规则进行审核,项目成果可转化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申报材料,优秀项目将直接推荐至省级或国家级“大创”项目。



二、项目申报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加)



三、项目类别




1.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鼓励引导大学生围绕基础学科以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实践,设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本着“有限领域、有限规模、有限目标”的原则,支持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项目持续深化研究和实践,鼓励开展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研究团队要有效利用高校和社会现有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学科技园、技术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研究平台所拥有的一流学科和科研资源,积极开展前沿性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实质性创业实践。


2.一般项目:项目选题应具有创新性或明显创业教育效果。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以及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鼓励将各类高水平竞赛(建议优先选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竞赛排行榜单中竞赛)与“大创”项目相结合。



四、申报要求




1.团队参与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5人以内,每个项目配 备指导教师 1-2 名,团队成员中至少有一名在本学年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或在本学年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在校学生。


2.每名学生每年只能申请主持1项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项目未完成之前不得新申请省级或国家级项目。


3.鼓励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4.如项目被推荐到“大创”项目,则其他建设目标、内容、组织实施等基本要求需按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手册》执行。



五、选题要求



鼓励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鼓励直接来源于产业一线、科技前沿的选题;鼓励开展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有针对性的应用研究课题,鼓励新兴边缘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选题。各项目团队要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和不足,认真调研选题内容,参考选题范围如下:


1.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2.开放实验室、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3.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4.产业最新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分解细化的具体项目或企业设置的开放性课题;


5.校内外创业园地中的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


6.结合科技创新的一切有待于创业实践的项目;


7.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与职业规划创新项目;


8.社会调查项目;


9.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等。



六、研究周期及成果





(一)研究周期



项目研究实施时间为1年,项目内容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二)成果



1.如项目被推荐到“大创”项目,各项目团队在研期间,均要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类赛事(包括申报项目当年)。


2.创新创业类比赛获奖(含校级)、研究/实验报告、论文、文艺作品(公开发行)、实物、授权专利、软著等。



七、申报程序



(一)项目负责人填写附件《2025年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1),以“项目申报类型+二级学院名称+负责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命名。


(二)各二级学院认真组织项目初评,根据《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立项评分细则》(附件3)(参考《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评分细则》)对申报项目进行鉴别,优秀的项目进行推荐,并将推荐信息汇总至《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汇总表》(附件2),纸质版学院主要负责人签字并盖学院章。


(三)各二级学院将《2025年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申报书》(附件1,word版)、《资助育人教育实践项目汇总表》(附件2,excel版)汇总后交至行政楼210办公室,电子版材料统一打包压缩,压缩包以学院名称+2025年资助育人项目命名,发送至邮箱:whucxgc@qq.com。(附件2以学院为单位汇总到一个表中)



八、申报时间



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14日,逾期不予受理。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027-81979453


© Copyright 2020All Rights Reserved.武汉传媒学院版权所有.{config.webcompany}   鄂ICP备14006246号